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新闻发布会 >最新发布 >正文
德州市推进食品与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例行吹风会
来源: 德州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5-04-16

时间:2025年4月16日10:30

出席: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刘清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春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果业技术科科长赵睿智

主持: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员李家琪

内容:介绍《关于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食品名市的实施意见》和《德州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文实录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近日,我市印发了《关于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食品名市的实施意见》和《德州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今天,我们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刘清树先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春华女士,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果业技术科科长赵睿智先生出席,向大家介绍这两份文件的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刘清树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刘清树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的吹风会主要向大家介绍《关于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食品名市的实施意见》和《德州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两个文件的有关情况。

首先,向大家介绍《关于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食品名市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德州作为农业大市和产粮大市,发展食品产业具有区位交通、产业资源、政策聚合等多重优势。德州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做出了打造食品名市、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的决定。2021年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联合出台《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德州建设食品名市,发展食品产业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起草形成《关于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食品名市的实施意见》初稿,近日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

《实施意见》包括任务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任务目标。文件明确,到2027年,全市食品加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00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全市食品形成1500亿级产业规模。在优势产业领域新增年营收过亿元企业130家,其中,过10亿元的15家,过30亿元的2家,过50亿元的2家,过百亿元的2家,打造2—3家上市公司,叫响京津冀鲁“中央厨房”、“食安德州”、“德州味”、“中国北方食谷”等区域品牌。第二部分,重点工作,包括八大行动。一是着力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二是着力推动食品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三是着力培植壮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四是着力提升“一区多园”建设水平;五是着力强化食品产业品牌培育;六是着力搭建食品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七是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八是着力配套完善食品产业链条体系。第三部分,保障措施。食品名市建设由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各相关单位协同推进,确保政策落地。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扶持政策,支持食品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推动食品加工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项目建设,将其作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年”的重要行动,创新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早见成效。

以上是《关于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食品名市的实施意见》的基本情况。下面,向大家介绍《德州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德州是全国、全省的蔬菜集中产区之一,蔬菜是我市的一大优势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蔬菜业在我市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4年10月2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24〕137号),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深入挖掘设施种植综合利用潜力,增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市政府领导同志对蔬菜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要求蔬菜产业要继续加力,提早谋划,推进德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了《德州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近日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

《实施方案》包括任务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任务目标。文件明确,到2027年,播种面积新增15万亩、达到183万亩,产量增加80万吨、总产达到808万吨,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每年新增2.5万亩、达到90万亩,产量占蔬菜总产量比重超过 60%。第二部分,重点工作,包括九大行动。一是优化蔬菜产业布局,建设绿色蔬菜基地;二是培育名优特蔬菜产品,打造知名蔬菜品牌;三是突出发展设施蔬菜,提高蔬菜产业装备水平;四是强化示范引领,培植壮大蔬菜新型经营主体;五是夯实蔬菜种业基础,培育引进一批种苗种业研发企业;六是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强化蔬菜质量安全和品质提升;七是提高蔬菜生产加工能力,培植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八是加强蔬菜流通体系建设,改造提升一批蔬菜专业市场;九是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能力。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主要是从财政、土地政策方面提出,要用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政策,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蔬菜设施建设。梳理整合全市设施农业用地资源,重点向蔬菜项目、园区和功能保护区倾斜。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关于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食品名市的实施意见》和《德州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重要抓手,整合农业资源,响应国家战略,通过产业升级、品牌塑造和科技创新,将德州从传统农业大市转型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高地。同时,恳请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监督农业农村工作,加大对政策的宣传推介力度,推动我市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食品名市。

我先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谢谢刘局长。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德州新闻网记者

问:请问下一步,我市在发展设施蔬菜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李春华: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发展设施蔬菜是我市今后蔬菜产业的发展重点,要加快设施蔬菜提档升级,实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升级改造传统生产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中小拱棚、大拱棚、日光温室、智能温室、蔬菜工厂等多类型蔬菜设施。聚焦禹城、平原、齐河、临邑、陵城、宁津等设施蔬菜传统优势产区,整县推进老旧低效设施改造,鼓励新建高标准大棚、改造老旧棚体,提升设施产能,力争每年新建日光温室大棚200个,改造升级蔬菜旧棚2000个以上。二是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升级蔬菜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推广植物补光、水肥一体化、自动卷帘、自动放风等自动化调控设备,以及蔬菜高效移栽机、打药机、植保机、采摘机、物流运输机等省力化作业装备,推动农机农艺相结合。试验示范调整栽培垄方向以适应机械化操作,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三是加快农业数字化进程。结合德州“智慧农业大棚”项目发展,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加快国产化智慧温室生产管控系统建设,探索为传统日光温室安装智能化光、温、水、气、肥调控系统,推动新旧日光温室换代升级,提升蔬菜生产“智能化”水平。谢谢。

德州晚报记者

问:结合我市实际,下一步将如何加快现代化食品产业发展?

赵睿智: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我们将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是加快推动食品产业从生产导向向需求导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型,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实现“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

二是鼓励企业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层次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的产品,鼓励支持企业更新换代高效稳定的先进设备。

三是鼓励引导综合实力强的食品加工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加速形成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实施智能化改造,以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大众网记者

问:发展食用菌产业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下一步将如何发展食用菌特色优势产业?

李春华: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目前食用菌的国内消费和出口创汇潜力很大,是推动农业经济多元化,实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

一方面,围绕天衢新区、齐河、宁津、武城、禹城、陵城等食用菌产业重点县,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推广工厂化食用菌、林下食用菌、5G “智慧菇舱”等新模式,推动食用菌产业在菌种研发、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及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另一方面,支持企业、主体不断研发生产桑黄、羊肚菌、金耳、黑皮鸡枞、竹荪、大球盖菇等优质高端食用菌新品种,提高食用菌产能和产品附加值,推动我市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谢谢。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齐鲁晚报记者

问:食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稳定,也是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请问《实施意见》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赵睿智: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实施意见》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一是搭建开放共享的食品检验检测平台,重点集聚一批国内先进检验检测资源,积极对接国际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提供食品抽样检测、标准化研究等。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监测批次,扩大监测范围,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量、质量“双提升”,确保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98%以上。持续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大力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工作。三是强化食品生产过程监管,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合理确定企业监督检查频次。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鲁网记者

问:请问我市食品产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赵睿智: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德州是全国重要的粮食、蔬菜、畜牧主产区,全国第1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常年粮食产量150亿斤以上,占全国1%、全省1/6,生猪出栏450万头,肉蛋奶150万吨,蔬菜650万吨,都占到全国的1%左右。下一步,德州将聚焦打造“中国食品名市”目标定位,围绕粮油、肉制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食品调味料、饮品饮料六大优势产业,进一步拉伸产业链条,大力推动农副食品加工向食品“智造”转型升级。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德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问:近年来,我们下大力气打造“德州味”品牌,下一步如何打造更多蔬菜品牌?

李春华: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品牌为重点,提升德州蔬菜产业化水平,确保效益明显提升。主要将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提升品质。要抓好投入品监管、标准化生产,实施蔬菜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健全基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全面提升蔬菜产品质量。

二是打造品牌。加大品牌宣传,鼓励涉菜基地、企业注册打造自有品牌,积极申报认证“德州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用公用品牌平台优势,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及推介活动,努力把“德州西瓜”“坊子西葫”“齐欧番茄”“英潮辣椒”“康瑞源食用菌”“绿智优选”等蔬菜品牌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三是创新营销模式。鼓励引导涉菜主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销直挂等现代化市场营销,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盒马生鲜等大型电商平台对接合作,增加中高端市场份额,促进德州蔬菜真正实现优质优价。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3位发布人向大家介绍了了我市推进食品与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文件的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市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534-2381999。

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德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德州市各县(市区)政府、 市直各单位联合承办

鲁ICP备0503029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4000032 鲁公网安备 37149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