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新闻发布会 >最新发布 >正文
介绍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 德州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5-02-11

时间:2025年2月11日9:30

出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岳红星,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群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本芳,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冶秋丽

主持: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谭涛

内容:介绍本部门2024年工作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文实录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谋发展 启新篇 奋发有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岳红星先生,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群威先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本芳先生,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冶秋丽女士出席,向大家介绍本部门2024年工作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岳红星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岳红星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大家对德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德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聚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2024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4,同比改善5.8%;PM2.5浓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8%;优良天数比例66.1%,同比提升11.6%,改善幅度全省第1位。水环境质量指数5.25,同比改善0.4%,全省第5位;全市6个主要河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66.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连续四年持续改善。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危固废管理更加规范,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主要工作成效: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依托“一市一策”专家团队,定期开展分析会商,全面摸清主要污染因素。实施雷达矩阵工作法完成重点区域污染源清单排查。4家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获得省级豁免认定。推进建立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氨排放试点项目1个。创建绩效分级企业A级1家、B级1家、引领性3家。2024年8月,我市在全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二是水污染治理方面。全市237个应设置标牌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竖牌工作,完成率100%;入海河流总氮浓度同比改善26.8%;创建省级美丽河湖5条,马颊河(平原段)入选省第一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2024年9月,我市在全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培训会上围绕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作典型发言。三是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35件。调整更新2024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54家。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整治103处,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144个。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203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无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建成省、市级“无废细胞”233家。完成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企业123家。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市共获得各类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命名10个,列全省第3,其中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列全省第1。全年共争取中央、省级污染防治资金3.05亿元,较上年度增长26.1%。夏津县获得省级水环境质量改善激励资金300万元。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德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抓好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提出的重点任务落实,在以下八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全力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持续巩固提升大气、水环境治理成效。对照“十四五”规划任务清单,抓彻底、抓到位,确保全面见底清零。坚持目标导向,紧盯政策动向,扎实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力争“开门红”。

二是积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好项目,全力以赴保驾护航。用足用好政策,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加快低效无效治理设施改造提升。

三是推动美丽德州建设全面起势。当好美丽德州建设排头兵,全面梳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转化为具体的项目清单,通过抓项目落地支撑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保障美丽德州建设如期实现。

四是切实抓好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开展督察整改“回头看”,对前两轮中央督察和历次省级督察指出问题,以及黄河警示片披露问题的整改情况,逐个检视解决成效,严防问题反弹,全力做好今年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准备和保障工作。

五是坚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准备,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坚决抓好土壤和固废污染风险管控,着力构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加强生态环境领域舆论引导,坚决守牢意识形态阵地。

六是扎实推进重点改革举措落地。深化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治理路线,推进协同增效。

七是持续提升基础支撑保障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在线监测质控体系,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统筹各方资源,补齐监测能力建设短板,更好支撑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

八是持之以恒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建引领,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实际行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紧紧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绘就美丽生态新画卷,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先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下面请张群威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张群威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市自然资源工作的媒体记者与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4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8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批复,110个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形成成果,37个中心镇、重点镇规划获批实施。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6个规划项目成功纳入全省优秀案例。构建空间类专项规划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新编修订专项规划23个。出台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扎实开展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中心城区单元控规评估,实施40余个地块控规动态维护。

二是全面保障土地要素供给。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深化实施“用地预算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398个省市县重点项目、4.27万亩用地需求实现应保尽保、足额保障。顺利承接成片开发方案审批下放,完成12个县市区方案调整以及16个新编方案批复,涉及项目260个。沟盘河片区转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

三是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认真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积极践行“双碳”理念,全市造林2.3万亩。全省首个全域科学绿化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平原地区科学绿化经验被全国推广。出台全市及中心城区湿地保护规划,有序推进林草湿荒普查。率先探索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五案合一”改革,全市出让52个地热矿业权。112家地热矿山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7个项目入选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

四是纵深推进改革创新。推动“用地用林一件事”改革落地,保障1934亩用林以及17个项目用湿需求。深化测绘“零成本”改革,为企业节省成本597万元。创新带押过户“双零模式”,涉及抵押金额6.95亿元,获评全省年度法治为民实事。创新工业厂房分割转让政策,办理分割业务17.7万平方米、分割转让业务10.4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132.14万宗全部核准登簿,登记率86.32%。

2025年,市自然资源局将全面贯彻中央及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学论述、强素质、增本领”活动为主线,强化部门融合、市县融合、科室融合、业务融合,积极在规划引领、要素保障、生态建设等方面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努力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德州新闻网记者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德州的湿地资源情况以及下一步湿地保护相关举措。

冶秋丽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德州市现有湿地总面积7.96万公顷,并初步建立了以湿地公园、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等为主要保护形式的湿地保护体系。全市现有5处国家湿地公园、3处省级重要湿地。按照我市编制出台的湿地保护规划安排,到2027年全市将完成1处省级湿地公园向国家级湿地公园的晋升,建设不少于2处省级湿地公园,新建不少于3处市级湿地公园,并积极推动现有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为省级重要湿地。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一是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体系。积极推进《德州市湿地保护条例》修订,抓好市级湿地保护规划落地实施,组织各县(市、区)编制辖区湿地保护规划,完善全市湿地保护规划体系,引领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二是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组织开展禹城徒骇河国家湿地公园、乐陵跃马河国家湿地公园、乐陵马颊河省级湿地公园、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三是建设国家及省、市级湿地公园。全力支持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国家重要湿地,平原马碱竖河省级湿地公园晋升国家级湿地公园,积极建设省级湿地公园、市级湿地公园。

四是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持续开展“世界湿地日” 等各类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湿地、了解湿地、爱护湿地,切实增强广大群众湿地资源保护意识。

这个问题,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齐鲁晚报记者

2025年德州市计划如何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郭本芳

感谢这位记者提问。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将以保障土壤环境安全为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持续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强化与自然资源等部门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从规划到供地各个环节,把好项目安全利用准入关。对违规开发建设利用地块,依法进行处理处罚,并督促整改到位,确保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全面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及时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指导企业按《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严格落实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义务,推进重点监管单位不断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水平。

三是有效防范关闭搬迁企业环境安全。对拆除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设备和构筑物,指导企业制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环境污染,拆除完成后,及时指导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确保腾退土地符合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谢谢。

大众网记者

请问2025年将如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郭本芳

感谢这位记者提问。2024年,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5年,我们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围绕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这一主线,实施“三大行动”,以更高标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一是开展科学治污行动。依托“一市一策”专家团队,持续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每日会商制度,做好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提出科学管控方案。加快推进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移动源定位管控等信息数据集成应用,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精准化、科学化。

二是开展工程治污行动。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因地制宜开展活性炭再生“绿岛”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实施低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工程,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实施环保绩效升级,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按政策要求开展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引导城市建成区内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提高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占比,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

三是开展面源治污行动。加强市、县、乡三级建筑工地、道路、物料堆场扬尘管控,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道路、河道治理等长距离线性工程。完善“人防+技防”网格化禁烧监管体系,杜绝“三烧”【秸秆、垃圾、落叶燃烧】情况发生。开展餐饮油烟和异味扰民专项治理。加大散煤治理力度,坚决防止散煤复烧。

通过以上措施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鲁网记者

请问水污染防治方面的下步工作安排是什么?

郭本芳

感谢这位记者提问。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检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成效、为建设美丽德州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按照“明确目标、识别问题、理清责任、进入决策、抓好落实”的思路,守牢“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底线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加强断面精准管控,解决好突出问题。落实好巡河监测制度,定期召开水环境形势分析会,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精准施策。切实做好“一断面一策”方案编制。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推动解决”系统思路,组织编制马颊河刘贵桥和漳卫新河小泊头桥“一断面一策”。

二是深入开展冬春季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紧紧围绕推进城镇管网检查维护、保障城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排查整治河湖“四乱”问题、强化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处置等8个方面开展工作,有效防范冬春枯水期水质反弹,为全年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三是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认真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排查、溯源、整治及监管工作,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体系。2025年在全市基本完成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动态排查工作机制,确保排污口“应查尽查”“不留死角”。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德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规划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引领性作用。请问,我市2025年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张群威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2025年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坚持“规划为需求服务”定位,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落地建设,进一步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优化城镇开发边界,推动各乡镇规划、武城县总体规划批复实施,完成国土空间监测实施网络试点场景建设。推动实现国土空间单元层面详细规划全覆盖,新编2平方公里、修编135平方公里。增补专项规划目录清单,完成综合交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修编新编,完善社区生活圈规划成果。开展减河两岸及高速公路沿线城市设计,编制中心城区道路网优化及近期建设规划。

二是抓好城市经营。优化闲置未开发房地产项目规划调整政策,推动第四代住宅、低密度住宅等高品质住宅项目建设。实施建设用地混合利用管理,增强规划弹性,提升整体价值。用好城区楼宇、旧厂房、闲置土地、社区配建的公共资源空间,招引工商企业,打造消费场景。加大沟盘河片区开发建设力度,推动片区开发建设尽快起势。

三是强化规划管理。出台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管理规定,建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清单。持续做好智慧德州时空大数据云平台维护更新,推动完成县级实景三维建设,丰富应用场景。优化市政基础设施审查标准流程,构建市政规划管理标准体系,提升市政规划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这个问题,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德州晚报记者

请问,2025年我市在国土绿化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冶秋丽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德州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的重要区域,也是大运河、黄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连接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局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在生态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实践,并率先编制出台全域科学绿化总体规划,确定了“四源八廊多片、十城百镇千村”的全域科学绿化总体格局,为推进平原地区科学绿化提供了规划支撑。2025年,我们将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全域科学绿化工作。

一是抓住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谋划林业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有序推进乐陵金丝小枣产业促进立法,做好科技推广项目、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夏津古桑树群保护立法调研、特色林业品牌宣传推介等工作。

二是用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科学谋划实施林业项目,推进“四源八廊”生态格局优化。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每人能种三棵树,一个单位一片林”活动。研究出台林长制工作意见,探索创新“林长+”新模式。

三是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探索建立林地占补平衡工作机制,开展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持续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古树名木保护修复、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等相关工作。

这个问题,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分别结合部门职责介绍了2024年重点工作情况和2025年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思路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

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相关单位联系,市生态环境局电话:0534-5018120,市自然资源局电话:0534-2188519。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德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德州市各县(市区)政府、 市直各单位联合承办

鲁ICP备0503029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4000032 鲁公网安备 37149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