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新闻发布会 >最新发布 >正文
德州市档案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源: 德州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4-06-06

时间:2024年6月6日9:30

出席:市档案馆馆长、一级调研员李纪三,市档案馆副馆长、新闻发言人胡春晓,市档案馆信息技术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董玥姣

主持: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员李家琪

内容:介绍我市的档案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文实录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今天,我们邀请市档案馆馆长、一级调研员李纪三先生,市档案馆副馆长、新闻发言人胡春晓女士,市档案馆信息技术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董玥姣女士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市的档案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李纪三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李纪三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德州档案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的档案工作情况。

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近年来,市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务中心大局更加有力、基础业务更加扎实、档案数据治理取得新成效,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一、牢记档案使命,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展现新作为。服务大局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和价值追求,也是新时代档案工作的战略性任务。一是借势而为。抢抓省委、省政府政策扶持机遇,全力推进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全市11个县市区档案新馆全部建成,一举扭转了我市档案基础设施落后的被动局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武城、庆云、临邑、陵城、乐陵、平原、德城、禹城、夏津档案新馆已投入使用。二是因势而谋。2019—2023年,市档案馆整理二十多年来历次党员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对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了汇编,编纂《档案资政》。主动承担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编纂《德州市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三是聚势而成。构建京津冀协同查档机制,与28家档案馆签订跨馆利用协议,跨省查档“立等可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

二、聚焦重点领域,在治理体系建设上展现新气象。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奋力推进档案工作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一是筑牢资源体系压舱石。聚焦人民群众对优秀档案资源新期待,持续加强档案资源征集力度,抗美援朝老战士张长增、朱希增、南下干部王德和、200年老地契、40年连号报纸、珍贵文史资料等8000多件珍贵档案资料陆续进馆,其中,抗疫档案和老地契征集工作获全省特色示范征集案例。目前,把重要档案史料捐赠档案馆在德州已成新风尚。2020年,市档案馆综合业务建设通过省级测评,达到了最高标准“业务规范”等次。二是打好档案服务特色牌。连续6年采取“五集中”的方式,组织200余家市直部门来档案馆开展年度档案集中整理工作,夯实部门单位档案业务基础。坚持主动对接、上门服务,赴市重点项目指挥部、财政局、发改委等经济部门开展业务服务,开展“三合一”制度编制指导,推进各单位档案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三是打造开发利用新业态。深度推进重大题材编研,编纂《德州市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德州战“疫”》《老地契见证二百年家族变迁》《德州史画》《德州记忆·壬寅卷》《档案见证辉煌》《老文书》,打造赓续红色血脉档案文化精品。先后荣获省级档案优秀成果6项,省编研开发示范创新案例8项。

三、强化数据赋能,在管理模式转型上展现新担当。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有质有智”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一是建成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扎实做好“存量档案数字化”,持续推进“增量档案电子化”,馆藏档案数字化基本完成。组织市直部门集中归档数字化,帮助重点领域部门单位开展室存档案数字化,推动全市档案信息化进程。2019年,市档案馆成功晋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成为全省第二家国字号数字馆,跻身全国先进行列。二是建设档案数据专库。在全省率先建成红色档案数据库,涵盖全市综合档案馆2万余条红色档案。建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档案记录库,目前已接收“吨半粮”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档案2.4万余件。三是深入推进“六级联动”试点。以“在鲁查档”服务平台为支撑,打造“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六级联动档案查询体系,将档案资源延伸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坚持档案育人,在文化强国建设上展现新贡献。始终坚持档案文化发展正确方向,筑牢文化自信的档案根基。一是建好文化阵地。着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将党的百年历程作为重点,丰富实物、照片100余项,提升红色档案教育价值。 面向机关干部、未成年人开展“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走进档案馆”等系列活动,累计到馆参观 50000余人。二是叫响展览品牌。策划举办《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众志成城“德州蓝”》 《光辉的历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接待参观300余家单位 10 万余人次。三是打造文化品牌。连续多年举办庆祝国际档案日文艺晚会,举办“走进档案馆”系列活动,在主流媒体开辟“德州记忆”“兰台史话”档案专栏,年均刊登编研文章200余篇。创新将馆藏资源以新媒体形式展现,组织拍摄《德州记忆》《七旬老人的收藏》等大型专题片和微视频,网络播放量10余万次,《档案里的德州》纪录片成为市直单位党员活动日推荐教材,为增强文化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凝心铸魂聚力。

下一步,市档案馆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努力推进德州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记录好服务好德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新征程。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德州新闻网记者

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市的重大工作部署。刚才也提到德州市档案馆已经构建起京津冀协同查档机制。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胡春晓

答:感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我们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主动对接京津冀地区综合档案馆,打造档案信息共享平台。2021年起,我们同京津冀地区28家档案馆建立协同查档机制“朋友圈”,跨省查档“立等可取”。目前,异地跨馆利用的范围包括基于馆藏的婚姻登记、学籍等民生类档案信息资源及部分馆藏开放档案。截至2024年5月,为京津冀地区群众提供异地跨馆查档服务23次,解决了群众子女异地就读、补充个人档案等问题,做到“让档案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提高了群众查档办事效率,满意率达100%。二是深化档案业务服务。坚持主动对接、上门服务,赴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指挥部、财政局、发改委等承担京津冀协同发展任务的部门开展业务服务,推进各单位档案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留存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德州实践”。

这个问题我先回答到这里,谢谢。

大众网记者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着力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请问市档案馆是怎样推进治理模式创新的。

胡春晓

答:感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德州市档案馆以档案宣传为改革突破口,带动档案征集编研提质增效,走出了宣传征集编研一体化发展的德州档案治理新模式。一是以社会宣传为突破口,打造档案文化高地。举办《我们的共同记忆》《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档案文献展》等展览,在主流媒体开辟“德州记忆”“兰台史话”档案专栏,组织拍摄《档案里的德州》等大型专题片,制作《德州记忆》档案微视频,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以档案征集为主方向,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开拓了广阔渠道,有效破解了档案征集工作中的难题。近年来,大批珍贵史料入藏档案馆,抗美援朝老战士张长增、朱希增、南下干部王德和、全民抗疫档案、200年老地契、40年连号报纸等8000多件珍贵档案资料陆续进馆,极大改善了单一的馆藏结构,丰富了馆藏资源。三是以编研开发为落脚点,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2017-2019年,编纂《德州市档案馆藏抗战档案选编》,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2020—2023年,相继出版《德州战“疫”》《老地契见证二百年家族变迁》《德州史画》《德州记忆》《老文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对于推动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23 年,市档案馆“三位一体”档案治理模式典型经验,在第二届全国档案馆馆长论坛上宣传推介。

这个问题我先回答到这里。谢谢。

德州晚报记者

对档案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是大势所趋。请谈一下市档案馆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

董玥姣

答:感谢记者的提问。刚才其实馆长已经提到了这项工作,下面我再补充介绍一下。为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我们深化数字档案馆建设,着力提升档案工作信息化水平。一是发挥好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市档案馆成功晋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成为全省第二家国字号数字馆,跻身全国先进行列。为推进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2021年起,召开10余次档案馆信息化推进会议与专题培训班,邀请省档案馆专家、信息技术人才、市档案馆业务骨干为县级档案馆提供专题辅导与现场技术支持,帮助县市区档案馆解决信息化基础薄弱、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背景工作人员缺乏等问题,全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二是高水平建设档案数据专库。按照“四个好”“两个服务”要求,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红色档案数据库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档案记录库,为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三是完成档案信息化“六级联动”试点。进一步推动乡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服务形式和功能,借助“在鲁查档”服务平台,打造“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六级联动档案查询体系,实现全市“一盘棋” 全域“一张网”,打造德州全域档案“共建共享”新模式。

这个问题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几位发布人介绍了我市的档案工作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市档案馆联系,电话:2327755。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德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德州市各县(市区)政府、 市直各单位联合承办

鲁ICP备0503029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4000032 鲁公网安备 37149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