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9月7日9:30
出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刘春明
主持: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副科长、二级主任科员谭涛
内容:介绍我市生态环境领域的民生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文实录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我们继续召开“民生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市生态环境局专场。今天,我们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刘春明先生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市生态环境领域的民生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刘春明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大家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2023年上半年居住环境方面群众满意度工作情况。
首先,全力守护“德州蓝”。
一是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提升挥发性有机物规范化治理水平,实现夏季臭氧掐尖削峰。对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开展帮扶行动,对已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整改,严厉打击企业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对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提标改造,确保油气回收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开展涉喷漆汽修4S店专项整治,对建筑工地外墙喷涂作业开展错时调控。
二是持续推进水泥、焦化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按照省生态环境厅要求,每月按时调度我市水泥、焦化企业超低排改造进展情况,督促企业加快进度,确保9月底前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改造。目前,该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三是全覆盖检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采取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结合的方式,依法查处检验检测机构违规行为。截至7月底,共检查205家(次),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39家机构暂停联网、限期整改,对1家违法出具虚假报告的机构,移交执法部门依法依规处罚10余万元。
四是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力度。持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截至7月底,全市累计编码登记3.4万余台,检查抽测机械3722台。
其次,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是加强通报考核。印发2023年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清单,对每个县市区分别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定期对县市区通报、考核。根据市政府《关于建立国省控河流断面县市区责任制的通知》(德政字〔2017〕43号),继续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压实属地治水主体责任,确保国、省控考核断面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
二是加强对影响水质隐患问题的综合整治。今年年初,我局联合住建、水利等部门开展冬春季水质保障提升行动,对24个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帮扶,发现并整改问题45个。排查管网930.03公里,累计发现并整改生活污水直排问题266个、雨污管网破损问题101个。清理整治河道内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发现并整治问题324个。抽查人工湿地15个,发现并整改问题3个。5月,接续与4部门联合开展汛前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市县两级对影响河流水质或可能影响河流水质的隐患问题进行了摸排,共发现问题334个,其中底泥淤积问题11个、农业生产废弃物堆积问题62个、生活垃圾堆积问题144个、生产污水或灌溉尾水直排问题2个、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8个、城镇管网溢流或直排问题22个、其它问题85个,均已整治完毕。并持续做好汛中汛后河湖水质保障。
三是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按照《德州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各县市区开展排查、溯源、整治及监管工作。全市256个拟设置标志牌的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竖牌工作。
2023年1—7月全市6个主要河流国控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标准,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83.3%。水环境质量指数5.15,同比改善9.4%。我市水环境质量连续3年持续改善,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优值,各县市区水质总体稳定。国省控断面年均值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标准。
最后,坚持为民搭建沟通桥梁。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政策宣传与示范引领、线上教育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结合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环保志愿服务进校园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新媒体与受众零距离沟通的优势以及受众面广的特点,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做好环保政策法律的宣传解读工作。六五环境日期间,制作发布主题宣传海报一组、主题宣传片一部,在新媒体广泛传播。在市主要媒体发布全市环境质量状况,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各类渠道反映的环境舆情,及时回应、主动发声,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二是依法依规回应群众诉求。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既立足坚定不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又统筹好环境治理与发展、民生的关系。在各类环境信访案件承办工作中,对能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向群众详细说明依法依规查处情况,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耐心做好解释说明,争取群众理解,提高群众满意度。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问题,坚持举一反三,建立整改进度台账,加强督导督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依法处置不到位不放过、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确保信访案件办理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三是统筹联动提高办理效率。制定实施《德州市生态环境局环境信访舆情执法联动工作程序》,以群众诉求为导向,强化各业务科室、单位联动,完善12345市民热线及各类环境信访问题办理落实机制。对各承办科室、单位的月度办理情况进行通报,并将办理情况纳入年度量化考核。印发《信访投诉举报查处工作评价考核办法(试行)》,提升全系统群众工作的自觉性紧迫性。2022年以来,受理12345市民政务服务热线案件1321件,部门自收及转办信访件758件已全部按期办结。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意,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谢谢刘局长,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山东商报
刚才介绍说全市已经完成了256个入河排污口的竖牌工作。请问如果违法设置排污口,会有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除前款规定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依照前款规定采取措施、给予处罚。
德州晚报
今年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是什么?怎么确保实现?
刘春明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
首先,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企业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其次,需要科学治污,通过专业分析,源头治理,有针对性的解决污染问题。最后,以督导考核为抓手,对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每月考核通报,督促县市区对薄弱环节进行排查整治。同时,还要加强部门联动,通过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坚决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德州日报
请问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是否有奖励?怎么举报?怎么兑现?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举报奖励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生态环境厅“双联一聚焦”工作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推动我市生态环境举报奖励工作。2022年,我局联合市财政局修订印发了《德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规定》,将来信、来电、来访、“12369”网络举报平台、“12345”市民热线、省环保督察热线(0531-66226110)等多种举报方式全部纳入奖励范围,群众可通过上述途径向生态环境部门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查证属实的,根据违法情形将给予举报人100元-50万元的奖励。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刘局长介绍了我市生态环境领域民生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果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市生态环境局联系,电话:0534-5018120。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