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新闻发布会 >最新发布 >正文
德州市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
来源: 德州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3-06-27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而乡村教育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近日,我市印发《德州市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今天,我们邀请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教育总督学、新闻发言人吴海蓉女士、市教育和体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赵海彬先生出席发布会,向大家解读《工作方案》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吴海蓉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德州市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有关情况。

一、起草背景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2023年6月22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德州市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深化乡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强优秀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内涵质量,为了我省打造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提供样本经验。

二、文件起草过程及依据

2022年12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次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8部门印发《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重点项目清单》,提出了2027年之前乡村教育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依据上述省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市乡村教育发展现状和规划,市教育体育局牵头起草了《方案》初稿,4月10日以来,对该文件进行了会签,共征求了市委组织部等22个部门的意见,根据个别部门反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5月25日,根据山东省教育厅最新工作要求,再次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对《方案》内容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三、主要内容

《方案》共三部分,以及一个重点项目清单,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保障等内容。该方案提出了建设先行区的总体要求,明确了落实乡村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实施、优化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选优培强乡村学校校长、加大乡村教师配置力度、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建设城乡协作发展共同体、提升县域高中阶段教育水平、打造乡村学校办学特色、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加强乡村特殊儿童关爱11项主要任务,为顺利实施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全域推进、强化专业支撑、加强督导评价四项工作保障。《德州市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重点项目清单》是对《方案》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和量化,细化了重点工作和项目完成的目标、时限,明确了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

四、制定《方案》的总体考虑

《方案》按照省里工作部署,立足德州市乡村教育现状,推动工作落实。通过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能力,完善乡村教育环境,加快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加快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市域共享,让乡村能留住老师、留住学生、留住未来的希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教育获得感,努力为全省振兴乡村教育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五、乡村教育振兴的意义

实施乡村教育振兴,通过改善与提高教育设施、优化与变革教育体制机制、更新与升级教育理念、提升乡村教师素质与乡村教育质量等多种举措,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通过办好乡村教育,实现乡村教育振兴,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从而推动实现民族复兴。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问、请问《方案》是如何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这项工作的?

赵海彬:全环境立德树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各方共绘育人“同心圆”,为广大青少年成长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和成长氛围。为落实乡村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采取了多项举措。

一是全面构建乡村德育工作机制。结合我市实际,深入实施“大德之州,德润未来”中小学德育工程,通过“德·爱万家、德·心成长、德·美人生、德·行天下”系列工程实施,全面提升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艺术素养、研学旅行实践等活动质量,全面提升乡村学生综合素质。二是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加强乡村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设,依托文明实践所(站),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充分利用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组织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致富能手进校园,开设特色课程,挖掘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三是通过阅读渗透德育教育。落实“德州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行动计划”,创建100所“中华经典诵读基地”乡村学校,充分发挥经典的育人价值。发挥德州市“喜阅”教育读书联盟作用,通过专题讲座、讲述“我的阅读故事”、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形成“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阅读氛围。

通过上述举措,形成乡村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育人“生态圈”。

问、请问对于乡村特殊儿童这个比较弱势的群体,《方案》有什么具体的关爱措施?

赵海彬:乡村特殊儿童是乡村教育振兴中不容忽视的存在,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孤困儿童、残疾儿童等在内的特殊群体,《方案》都有具体的关爱措施。

对于乡村留守儿童群体,通过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指南,实施“希望小屋”“希望学堂”等公益项目,促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全面成长发展。建立乡村学困生成长档案,健全个性化帮扶机制,保障学生完成学业。对于乡村孤困儿童群体,不断完善保障各项学生资助政策,通过奖、助、贷、免、补五位一体,鼓励支持乡村孤困儿童学生申领助学金、生活补助,对于符合国家免学费政策的及时给予免除补偿学费(学杂费、保教费),对有需求的及时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确保乡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对于乡村残疾儿童群体,健全乡村特殊教育机制,提升家长和教师及整个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依托设在乡镇的小学和初中实现乡镇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保障乡村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

通过这些措施,保障乡村特殊儿童的基本权益,呵护乡村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两位发布人向大家解读了《德州市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市教体局联系,电话2324939。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德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德州市各县(市区)政府、 市直各单位联合承办

鲁ICP备0503029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4000032 鲁公网安备 37149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