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我市人社、工会等6部门联合出台《德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今天,我们邀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桑青女士,市技工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马秀鸿先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张广龙先生向大家介绍和解读有关内容。
首先,请桑青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主持人、各位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人社局向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多年来对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技术工人是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强市、人才强市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在5月13日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全力打造区域性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新局面。其中,全面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也是人才工作重点之一。
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管理,更好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选拔、培养、评价和激励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壮大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近期,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6部门联合印发《德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在全省率先构建起与国家、省大赛相衔接,以市级、县级竞赛为主体,以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的技能竞赛体系,填补了我市职业技能竞赛领域的政策空白。办法共7章46条,包括总则、竞赛管理、组织实施、安全保障、奖励措施、监管管理等内容。下面,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关于文件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今年2月,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出台《山东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规范了省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4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德州市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人才政策,对培育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作出安排部署、提供政策支撑。出台《德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是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具体举措,也是满足产业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在办法起草过程中,我们充分吸收借鉴了外省市先进做法,结合我市企业实际需求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广泛征求了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德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
二、职业技能比赛的类别
市级职业技能比赛分为德州市职业技能大赛和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两大类。其中德州市职业技能大赛与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相衔接,原则上每两年举办一届,为市级最高规格综合性竞赛活动。德州市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为系列赛事,每年组织一次,分为市级一类竞赛和二类竞赛。
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或者联合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共同举办的跨行业(系统)或者重点领域竞赛可以列为市级一类竞赛。由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市级行业组织或者市属企业、中央省驻德企业举办的单一行业(系统)竞赛可以列为市级二类竞赛。
由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或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区域性跨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作为市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进行管理。对省级一类、二类竞赛德州选拔赛,根据申报情况原则上对应省级分类纳入市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类、二类赛事。
三、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方向及标准
我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将重点围绕“541”产业体系、“三三倍增”行动计划展开,将重点行业企业列为赛事重点支持单位。符合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技能竞赛活动将列为重点赛事给予支持,并冠以“德州市‘技能兴德’职业技能大赛”名称。办法规定,职业技能竞赛应当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参照全国技能大赛、省技能大赛技术标准或者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编制技术工作文件。竞赛内容原则上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其中技能操作成绩权重原则上不低于70%。
四、职业技能比赛的管理
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实行逐级遴选制度,市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原则上从一类竞赛优秀项目中评选产生,一类竞赛项目原则上从二类竞赛优秀项目中评选产生。对于新兴行业、重点领域赛事可直接纳入市职业技能大赛范围。市级一类、二类竞赛实行年度申报制度。拟纳入市级竞赛计划范围的赛事,主办单位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行申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根据申报项目代表性、结构情况以及国家、省竞赛计划安排等,综合确定年度市级竞赛计划并向社会公布。
竞赛项目实行目录清单和动态管理制度,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每年编制技能竞赛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示,根据大赛举办情况动态调整竞赛项目目录清单。对实际参赛人数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一类竞赛可调整为二类竞赛,二类竞赛可调整出竞赛项目计划。办法规定,竞赛参赛选手(参赛队)应当达到一定规模。可根据参赛人数设预赛、复赛和决赛等阶段,决赛阶段一类竞赛每个赛项同一组别原则上不得少于30人,二类竞赛每个赛项同一组别原则上不得少于15人。
五、职业技能竞赛激励措施
对获得德州市职业技能大赛金牌、银牌、铜牌的选手,分别给予10000元、8000元、5000元奖励;对获得市级一类竞赛决赛前3名的选手,市财政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2000元奖励;对获得市级二类竞赛决赛前3名的选手,市财政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奖励。
对获得市级一类竞赛前2名和二类竞赛第1名的在职职工,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授予“德州市技术能手”;由市总工会授予“德州市五一劳动标兵”;属于35岁以下的,由团市委认定为“德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符合条件的,由市妇联认定为“德州市巾帼建功标兵”。
以上就是《德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的主要内容。下一步,人社部门将在更大范围对管理办法进行广泛宣传推介,动员支持广大企业、劳动者积极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竞赛活动,通过举办竞赛,以赛促评、以赛促练,推动更多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兴德、技能报国之路,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谢谢大家!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您好,我是市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今年有哪些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值得关注?
马秀鸿:今年是《德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推行的第一年,对竞赛项目全面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前期,人社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征集各类赛事活动,经认真遴选、反复沟通协调,最终确定了34项技能大赛100个赛项,其中包括一类赛事12类46个工种,二类赛事22类54个工种,覆盖纺织、化工、建筑、消防、电力、烹饪、家政等多个行业,预计市级竞赛参赛总人数将达到1万人以上,拟从中选拔市技术能手、五一劳动标兵、青年岗位能手等500人以上。通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别的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各项职业技能的推广,激励技能人才在赛中学、赛中练,广泛切磋业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赛事宣传推广,也进一步提高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可度,积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您好,我是德州日报记者。除了支持规范职业技能竞赛发展,人社部门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有哪些措施?
张广龙:今年人社部门将围绕实施“技能兴德”专项行动,通过技能大赛、名师带徒、“金蓝领”培训、技工院校育才、企业自主评价等多渠道加大技能培养力度。目前,正着力实施三项创新性措施:一是首次将21所技工院校全部纳入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系统,实现了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规范化、系统性,改变了以前技校招生单打独斗的局面,今年全市技工院校拟招生8000人以上。二是持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模式,今年预计培训学员1400人。聚焦“541”产业体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岗位急需的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主体,组织开展“金蓝领”培训,今年拟培训学员1800人以上。三是加快推进企业自主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畅通技能人才成长主渠道。在去年197家备案企业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引导更多企业开展自主评价。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梯度有序的产业工人队伍,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几位发布人介绍了《德州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试行办法》有关内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电话2687127。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