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秀鹏先生,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武月岭先生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市知识产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情况。
首先,请高秀鹏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首先,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注、关心和支持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媒体记者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0日至26日是国家“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主题知识产权宣传周。在此期间,我市将举办一系列知识产权主题活动,这次新闻发布会是系列活动之一。
德州市知识产权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改革举措,完善体制机制,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成效、运用效益、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工作呈现出全新的工作局面。
一是知识产权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建立德州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分管领导作为召集人,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工作推进落实。先后制定印发了《德州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德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德州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对我市实施“春笋行动”的政策文件进行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二是知识产权创造水平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2137件,同比增长44.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19件,同比增长50.6%。全市PCT国际专利申请45件,同比增长18.4%。截至2021年底,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2495件,同比增长20.9%。全市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达到762件,同比增长16.3%。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66482件,同比增长28.8%。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积极落实专利创造资助政策,共受理各类资助1509项,对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高价值专利转移转化及高价值专利奖项目进行资助、补助。
三是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不断提升。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联合我市多家银行金融机构,为园区企业宣讲省市质押融资贴息政策。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机制,破解企业融资难题。2021年,全市专利权质押融资总笔数120笔,同比增长224%;总金额15.82亿元,同比增长491%。
积极开展专利导航工作,2021年,“德州市纺织服装产业专利导航”“德州市酒水及饮料产业专利导航”等2个项目获批区域产业类导航项目,“高品质抗性糊精关键制备技术专利导航”项目获批企业运营类导航项目。推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工作,制定我市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工作实施方案,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支持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确定为省专利技术转移转化项目实施单位。
四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加快中国(德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成立“两省三市(德州·沧州·衡水)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联盟”,建立“两省三市”(德州·沧州·衡水)沟通与协调机制,加强了“两省三市”(德州·沧州·衡水)区域内案件线索移送、调查执行协助、联合执法保护等配合,提升了我市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建立知识产权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形成预防和惩治知识产权侵犯违法犯罪行为的合力。开展“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度高、侵权假冒多发的商品领域开展集中整治。2021年,我市共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318件。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1+N”调解格局。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建成人民调解、仲裁调解、维权援助等非诉机构40家,受理非诉纠纷案件279件。
五是知识产权服务不断深化。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德州受理窗口获批设立并正式启动运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济南代办处德州工作站获批设立。建成德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是全省建立的6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之一。加强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进,形成知识产权代理、咨询、评估、检索、法律等中介服务体系和监督监管机制。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2021年,共实地走访调研企业300多家,解决问题、提供建议800余项。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市县两级累计共举办培训班100多期,培训人员超过8000人次。加强知识产权远程教育,通过“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德州分站”参加教育培训的人数达到近6000人,德州分站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优秀分站”。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实现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换的融合助推,重点从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根据条例内容修订完善我市知识产权政策制度。大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制定各县市区企业培植计划,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对县市区的督导考核,督促县市区加大投入,推动我市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顶层设计。结合知识产权强国纲要、强省纲要,制定知识产权强市纲要。同时,制定我市专利奖、优秀发明家评选办法、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办法、知识产权保险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强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事业深入发展。
三是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建立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专利、商标进行质押融资,深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再创新高。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运用效益,鼓励和表彰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价值专利在我市转移转化。
四是进一步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国家级平台建设,积极开展中国(德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相关工作。持续开展“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建立知识产权纠纷综合调解中心,打造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深化知识产权区域合作,开展区域内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提升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五是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水平。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进与培育,今年,计划引进10家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大力开展宣传培训,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大宣传”工作格局,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加大企业精准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在提问前举手并通报所属新闻机构名称。
您好,我是齐鲁晚报记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请问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行动,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武月岭:感谢您对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了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不断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去年出台了《德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春笋行动”落实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通知》,今年4月18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德州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从强化严保护措施,健全大保护格局,建立快保护通道,营造同保护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我市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二是加大部门区域协同合作,构建大保护格局。市政府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分别与市检察院、市法院建成“保护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知识产权保护诉调对接工作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违法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等文件,形成了预防和惩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犯罪行为的合力。成立了“两省三市(德州?沧州?衡水)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联盟”,提升了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水平。
三是积极争创国家级平台,加强保护的支撑手段建设。2019年中国(宁津)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通过验收并运行,2021年中国(德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既有保护中心又有快速维权中心的地级市(全国仅有4个地级市)。4月22日,中国(德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省局验收,我们力争于5月上旬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视频验收,尽快为我市企业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进一步提升我市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四是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持续开展“铁拳”行动,围绕食品、电子产品、家用电器、重点商品,组织开展执法行动,严查知识产权违法行为。持续开展“蓝天行动”,加快遏制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专利申请代理行为,严厉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和恶意商标申请代理行为。持续开展“双打行动”,以驰名商标、涉外商标、老字号注册商标为重点,依法从严从重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2021年,我市共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318件,同比增长120%,在办案数量、质量上均有较大提高,较好地发挥了震慑作用,社会公众尊重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进一步强化。
下一步,我们将在知识产权大保护、严保护、同保护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优化我市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您好,我是大众网记者。“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请问我市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有哪些举措,着力破解这个难题?
武月岭:感谢您对我市知识产权运用工作的关心关注。近年来,经过我们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成为破解我市企业特别是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手段。但是也存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变现难,导致银冷企热、手续复杂,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企业还不多的问题。针对目前现状,我们积极作为,创新模式,精准服务,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融资政策体系,释放政策红利。出台《关于实施“春笋行动”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通知》以及7个配套实施细则,构建起“1+7”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完善融资奖补机制,出台《德州市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法》,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考核激励机制。
二是贯通质押融资通道,搭建合作平台。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名单库,定期征集企业融资需求。定期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架设银企合作桥梁,同6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园区”活动,开展业务指导,精准服务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争建国家专利局济南代办处德州工作站,提高企业质押登记便利度。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题业务培训等形式,普及融资政策知识。完善融资评价体系,推动银行机构完善内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结合“金融管家”等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银行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
2022年一季度,我市已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8笔,同比增长58.3%;金额4.68亿元,同比增长32.6%。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服务模式,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更多企业,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两位发布人介绍了我市在知识产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市市场监管局联系,电话2228827。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